You are currently browsing the tag archive for the ‘諾貝爾經濟獎’ tag.

新唐人影片:【禁聞】諾獎經濟得主:奇怪的中國「錢荒」
【評論新聞_經濟學家蒙代爾_中國錢荒】
http://www.ntdtv.com/xtr/b5/2013/06/28/a921788.html

【歷史巨變正在中國發生】



影片來源:新唐人電視 NTDTV.com
Youtube:中國新聞_勁news頻道
Youtube:新唐人環球新聞
翻牆部落谷:翻牆、電驢、連環畫、電子報、部落格聯播
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 YouTubea facebook

中國銀行的「錢荒」風波越演越烈,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。日前,諾貝爾獎得主,經濟學家蒙代爾(Robert Mundell)指出,中共應對「錢荒」的方式相當奇怪。下面我們來看看專家的分析。

週一,中國大陸「央行」說,希望銀行保持「穩定適當」的信貸增長。這對諾貝爾獎得主、經濟學家蒙代爾(Robert Mundell)來說,似乎是「央行」因為中國銀行多年來的大量放貸,而對銀行進行的「懲罰」。

日前,在香港接受美國《華爾街日報》採訪的蒙代爾說,收緊資金,更多的是宏觀經濟上的問題,而信貸緊縮會削弱經濟擴張,不利於增長。蒙代爾認為,流動性資金短缺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威脅。

美國「南卡羅萊納大學」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表示,中共一方面擔心經濟「硬著陸」,一方面又要收緊信貸,這是自相矛盾的。這就是為甚麼蒙代爾覺得奇怪的原因所在。

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:「它(中共當局)也知道中國經濟泡沫、房地產的泡沫、實體經濟在基建投資上的浪費,還有很多錢進入金融界,在進行大量的投機。他們(央行)用的手段就是收緊銀根,這在美國經濟學家來看,他們如果不知道中共背後有這麼多不能夠見人的秘密,那麼多造假,他就會覺得非常奇怪。」

謝田指出,中國銀行的過度借貸,把大量金錢投入金融的投機和房地產上,沒有進入到對國計民生有效的實體經濟領域,再繼續下去的話,房地產泡沫會破滅,金融泡沫也會破滅。

當前,中國的「錢荒」同樣引起香港業內人士的關注。《香港經濟日報》日前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,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以「錢荒」為突破口,借勢整頓銀行,和深化金融改革。

文章指出,中國存在金融機構業務和資金的嚴重「錯配」,但是除了「錯配」嚴重外,更嚴重的是,近年銀行存在信貸質量下降、資金周轉率低的問題,這些都引起了李克強等決策層的注意。

評論還分析,影子銀行(地下錢莊)和各種理財產品一旦出現大面積危機,中國將出現金融系統性崩盤的風險,進而將經濟拖入深淵。

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」的經濟學家李佐軍曾經指出,中共新一屆領導人將面臨兩種選擇,一種是把之前的經濟泡沫再接過去,再精心維護,最遲能維護到2015年、 或2016年,那時會是一個更大的危機。另外一種選擇是拒絕接受這個泡沫,讓這個泡沫破掉。雖然會帶來一段時間的痛苦,但是,對於新的領導人來說是好事, 因為責任很清楚,不是他們造成的。李克強選擇了後者。

謝田認為,李克強會不會以「錢荒」為突破口,藉機整頓銀行,或者是推進他所需要的金融改革,有幾種可能性。一是,下面的銀行不能聽從他的管轄了﹔另一個可能是,李克強不想繼承前任江澤民、胡錦濤時代中國經濟的巨額麻煩,想把這個巨大的包袱放下來,作一個了結,重新開始。

謝田:「第三個原因,中國的錢都通過共產黨官員,既得利益集團,多次轉手,現在都聚攏在這些高幹子弟和特權利益階層他們所控制的那些企業,他們可以拿這些錢出去,可以到海外去投資,(用)這些錢在影子銀行和金融圈子裡來炒作,這就會造成中國確實金融界流動性不足,不得不逼著中央銀行進一步放鬆銀根,甚至推出更大面額的鈔票,使中國的通貨膨脹一發不可收拾。」

謝田認為,目前中共擔心的是民眾去銀行提錢擠兌,因此,當局還是繼續往銀行砸錢來製造經濟泡沫。

【新唐人2013年06月28日訊】採訪編輯/常春 後製/王明宇

自由中國主題曲: 〝The Courage to Believe〞

Trailer 2 of Free China

推薦連結:
記錄片《自由中國》休斯頓影院首映
觀自由中國 學子反思自由價值與責任
《自由中國》開南大學預映 撼動學生心靈
《自由中國》巴黎首映 觀眾深受感動
擁抱道德勇氣校園影展 震撼彰師大學生
《自由中國》揭迫害真相 學生:不能等的議題
自由中國播映 成大學生:瞭解真實中國
俄國貴族:《自由中國》感人至深
《自由中國》健行科大放映 學生:認清中共
《自由中國》紐約引轟動 公映期延長一週

相關連結:
【禁聞】錢荒!中國百姓存銀行的錢哪去了?
英媒:中國「錢荒」折射的金融困局
外媒:中國鬧「錢荒」 股市難擺脫熊市格局
中國工行股市上演驚魂24秒 引發眾多猜想
錢荒加劇滬指續暴跌 利益集團倒逼 陸媒:經濟悄崩盤
大陸經濟亂象紛呈 民眾存款「不翼而飛」